今天(1月1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和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裴晓出席记者会,介绍上海民生服务保障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怡群主持。
闻大翔主任介绍,2024年,上海卫生健康工作立足市民需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促顶天、固立地、强腰韧,卫健系统全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
瞄准“顶天”,不断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扎实推进9家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新增2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扎实“立地”,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家庭医生签约超过1120万人,二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的专家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
坚实“强腰”,不断加强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推进病房改造与护理服务提升,实现紧密型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
提升“韧性”,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做好传染病多病共防。
坚持“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提前超额完成一批实事项目,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持续推进老年心理关爱、认知障碍防治、儿童孤独症筛查等工作。
2025年,上海将继续聚焦重点人群、民生所盼,打造高品质、整合型、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第一,围绕国际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彰显上海医疗水平的“高度”。上海将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创建新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构建高原高峰学科群。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区级示范医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资源整合,推动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诊疗能力同质、检验检查互认。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持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建设。
第二,围绕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彰显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一是“拓展功能”,强化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四大功能。二是“提高能力”,持续开展社区诊疗病种清单应用培训,推广清创缝合等门诊小手术适宜技术。三是“丰富内涵”,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细上级医院号源优先预约,做优社区配药“长处方”“延伸处方”等服务,让“家门口”配药更便捷。
第三,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彰显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度”。一是聚焦“多病共防”,健全多点触发、快速高效的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预警网络,不断提升监测的灵敏性和预警的精准性。二是凸显“平急转换”,细化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各项准备,加强全链条、全要素应急演练。
第四,围绕健康上海建设,彰显上海卫生健康服务的“温度”。一是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做好老年人营养改善、口腔健康、认知障碍防治、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筛查、精神障碍风险评估服务等专项行动。深化医教结合,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二是聚焦民生所盼,推进慢性病综合筛查管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活动、病房改造、护理服务提升、病房“免陪照护”等项目。做好增配AED,也就是除颤仪,打造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建设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上海通过拓展服务广度,提升医疗高度,强化体系强度,传递关怀温度,为健康上海做出更大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刚才闻主任提到了2024年扎实“立地”,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下一步还会有哪些举措?
答:今年,我们将聚焦“放权赋能、提质增效”,强化基本医疗、公卫网络、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四大功能”,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基本医疗服务。推进病种清单应用,制定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病种以及14项操作类适宜技术的应用原则。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展西医诊疗病种133种(增加14种),中医诊疗病种73种(增加17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682种(增加66种),再加上“延伸处方”,平均配备药品约1100种。各区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达82.6%,也就是说,二三级医院82.6%的药社区有。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目前,全市签约重点人群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达75.5%,就是在自己选择的一家市级医院、一家区级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组合内就诊率75.5%,比号源政策实施之前提升1.9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市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置发热诊室或发热哨点诊室。目前,全市社区发热哨点诊室规范化建设率达89%。
三是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全市家庭医生累计签约1120万人,签约率45%,重点人群签约率82.7%,主要是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关怀关爱和健康管理打下了基础。启动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重点,结合健康体检,出具健康评估报告。
四是做实为民服务项目。年内新增24家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累计建成社区康复中心143家,形成住院、门诊、站点和居家相衔接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新增56家社区护理中心,累计建成社区护理中心92家,除了基本护理,还提供PICC静脉导管维护、伤口、造口等专科和特色护理服务。新增51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累计建成83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提供口腔基本诊疗和保健服务。新增60家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点,累计建成172家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和146个特色专病专科、125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全覆盖,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2025年,我们将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将社区医疗服务基本病种清单和适宜技术作为提升社区基本诊疗能力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扩大病种清单和适宜技术应用。坚持全科专科结合,加强儿科、口腔科等适宜专科诊疗能力建设。做实做好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工作,强化上级医疗机构对签约居民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三优先”服务,提高居民对号源优先预约的知晓度及利用率。进一步夯实“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